乡惆抒情散文

时间: 2024-04-16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前天转发了琉璃疏影,她的好文章《麦香》,空间里远方的朋友。今晚看了,中央十三台,《乡村里的中国》总导演,焦波的面对面访谈,我没有看过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但我从焦导的面对面访谈中,了解这部活生生真实的《乡村里的中国》。
我来自湖南农村,在三湘大地,在湘中一个小小村子里,生活了十九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山娃子,用老毛的湘乡话说我就是山伢子。离开老家都二十六七年了,依然乡音难改,我的湖南口音,第二声和第四声仍然分不清,仍然普通话说得不标准。
因为父母坚持回老家翻修祖屋,我拦也拦不住,出来二十几年的父母,说叶落得归根,他们花光了一辈子的积蓄,在老家砌了新房,人也累坏了,心也累坏了。父亲在外面闯荡工作了四十年,真的累坏了。刚回到老家,亲房似乎很高兴,说什么:“亲人回家了”,后来因为观念思想不同,闹翻了,父亲有父亲的固执,农村有农村太多的狭隘的所谓乡俗,父亲最终拗了气,新房没住二年就走了。
父母坚持回老家定居,最后留下母亲一个人看守着一大幢房子,母亲如果没有我姐夫姐姐的照顾,真不知母亲的生活怎么过。
这几年,我年年回老家过年,可是每次回去总感到世态炎凉,回去我就想跑,也许跟我微薄的收入、地位的低微,有关。我被责成问罪的多,这就是《乡村里的中国》。我也许被外面的世界同化,淡漠了乡情,也习惯了四海为家,早把他乡当故乡。
今年三月份,我上网没几天,写过一篇《黑青伞》的曰志,黑青色的记忆,伤感,对族人的做法很是讨厌,后来觉得不妥,就删了。我不是说农村不好,只是乡村里,太多的乡规陈俗,让人诚惶诚恐,无论我再怎样努力,族人总有理由,讲我的不是,如果不是母亲还在村子里,我还真不想回去。
他们总以为我们在广东很好,父亲在广东工作四十年,给我们留下了大笔财富,要不父亲也不会回老家砌新房。他们不理解,我父母亲叶落想归根的顽固老封建思想,他们不理解,一个在外工作几十年,想叶落归根,对家乡的眷恋,对老家那致死不忘的情。族人,以他们惯有的思维,你们出去那么多年,怎么不老死他乡,还回村子里做什么,因母亲的户籍在村里,还有自留地,还有老房子,他们又没有理由来阻挠父母亲的回归村子。于是我成了族人责难的对像,是我对父母不孝,是我没有本事,是我在外面混得不好,连父母都照顾不好,总之以他们的不理解,对待我。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琉璃网友的麦香,让人心动,乡惆依旧,只是麦香渐远。我早已习惯四海为家,早把他乡当故乡。我曾经去过很多省份,去过上百个县,箪食瓢饮过,无数乡里农家。
羁旅天涯,乡村里的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习俗都不一样,我从农村来,我热爱农村,我喜欢麦香,稻花香,可是我不想回老家。
记得2007年这个时候,我在广西贺州,一个叫道元村的村子里,帮农户修农机。那里风景秀美,有位当地老乡,指着一户农家村舍说,这是拍《茶是故乡浓》电视剧的地方,我当时还停下来,进去参观了一下。
我瞄了瞄,一间回廊式老屋,年代并不久远,旁边有一新砌的碉楼,房前有一口渔塘,屋后树荫林密,除了为拍电影而搭建的一小小茅草凉亭,似乎跟一平常农家小院,没有什么特别。不过周围,石山林立,风景还算秀美。屋后石山下,有一汩清泉,倒也造化机巧。这大概是导演,所,所欣赏的自然风光吧!
《茶是故乡浓》,好茶没好水是泡不出味来的。《茶是故乡浓》那部电视剧我没有看过,不知电影里,那套最平常的广西农家小院,又是如何模样,又是怎样粉墨登场。
我也渐渐忘了《茶是故乡浓》,二年多前父亲因病去世,走得很突然。我和弟送他回老家安葬,我真正的体会到人走茶凉,人情的冷淡。因我和弟一直在外面,农村的习俗真的一无所知,我和弟真的饱受了族人的责成。为了父亲的心愿,他叶落归根的念想,我们作为子女尽力去做了。有天我对儿子说,我要是死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在北江河,不要什么墓地,也不要祭奠。《乡村里的中国》几千年的传承,红白喜事,繁琐并且折磨人,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因此而为难。z0e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