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记忆

时间: 2024-04-13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文革,是一场浩劫。人们经历了这时期的动乱,学生时代对红世界有抹不掉的记忆,朦胧的认识感到有趣又可笑。全社会都在行动,快的不过夜,人们生活在闹戏中,处处是组织、运动,红,统帅整个天地。孩时留下几个片段常在脑诲海中浮现。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破四旧、立四新pnr倾诉文学
破四旧最早出自人民日报一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文章指出,要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級所造成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第二天,一早起来一切都变了,似乎整社会都在变。两拨红卫兵冲进大百货化妆品柜台,见到化妆品、大镜子、花布料、带有帝王将相画册、印染品一律焚烧,高唱革命歌曲,喊着口号,像送瘟神一样,让人们远离这些东西。紧接认定的封、资、修事物进行催毁,拆庙扒佛,连山大街的财神庙、老爷庙被拆毁,张学良的建港纪念碑也被推进大海。走在大街上的男女青年穿的喇叭裤被剪开,女人的长辫子成了追击对象。最革命的要数军衣军帽装朿的,人的名字带有花、梅、兰、竹、秋、夏或孔、孟之道的,仁、义、礼、信等,都改为革命化的名字。站前街道一户姓李的居民成份高,三个孩子叫柱、圆、盈,红卫兵认定是地、富、反、坏的衣钵。限制一天内改名,三次办户籍还是挨了批。一时间,卫东、卫国、建国、立新到处随时可以听见。邻居老刘哥俩堂弟四个人,改中间冬字重复了只好加个口字,按双胞胎认大小。pnr倾诉文学
立四新,除了改人名外,还把地名、店铺、街道、公社、单位等名字也改了。向阳公社、群英公社、四新公社,东风街道、反修街道,老地名一律去掉。医院叫劳动人民医院。整个城乡到处是革命的标志和文字,革命语言和歌声遍地响亮。从此,革命化覆盖了整个社会,一场啼笑皆非闹戏在人们生活中。荒谬的文化登台表演。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跳忠字舞学语录pnr倾诉文学
那年十月,我下乡到四方公社刘哈屯大队,参加劳动的第一天正赶上割谷子,队长二话没说,就派我去公社学忠字舞。pnr倾诉文学
我只好放镰刀,遵命服从,来到公社学忠字舞。刚开始学忠舞认识水平一般化,后来逐步加深,政治觉悟提高的很快。随着音乐歌声的播放,内心世界有一种无限热爱无比祟敬的心情,每次学都含着激动的热泪,回顾见到伟人那一刻时的场面。像长了翅膀飞啊!跳啊!跳啊!热血在沸腾,恨不得使出全身力量献给领袖。我把忠字舞带到田间地头上练,干活中间歇蹦就比划一阵子,走路听到有音乐歌声响就停下来,随着歌声跳起来,后来,选到县里参加表演获得了好评。pnr倾诉文学
学忠舞是阶级态度,是上班的第一项任务。亲不亲,阶级分,忠不忠,表现看。每天,到生产队部集体要跳一曲忠字舞,生产队长念一段语录后分配活,赶上活忙到地头也要补上这课。跳忠舞分两类,一类是贫下中农,另一类是家庭成份高的。在那年代以成份划线,贫下中农无献忠诚可靠,带头跳走在前,身背红金字宝书包;家庭成份高的人受看守监督,自作宝书包。走在大街上让人低看一眼。生产队的彩云爸爸是贫协会成员,彩云自然成了领舞人,干的全是轻体力活,整天不用送饭盒,在家吃。丽霞家成份高,就因学跳舞穿一双新球鞋,连续罚了半个月单人跳,晚上她爸爸被批斗,交待球鞋问题。那一代上了岁数的爸爸妈妈大多数都是从黄土走出来的,难免俗。老太太小脚,一跳就崴脚,老头左右跳起不来,只好不出门在家呆着。pnr倾诉文学
前院的赵大妈上副食商店买大酱,就因没跳忠舞,售货员楞不给打大酱,大妈,有规定,不跳忠舞或念语录不付货。墙上贴着呢。赵大妈带着小脚只好回去。晚上闺女拿着红宝书,反复教妈妈一段语录,孩子,孩子,你就教这一段,毛主席万岁!无寿无疆。妈,哪不行,这不是语录,就学这一段吧。第二天老太太进了副食店连念两遍语录,大酱打回家去了。你大嫂子上百货会背语录了吗?一帮上了年数人哈哈大笑。不会可出不了门啊!pnr倾诉文学
十月一日,大队通知各生产队去县里接红宝书。隔院的贫农大丫被选上了,零晨三点,大马车就出发。一路上大辕马玲叮当响,大红彩带披挂全车,人们笑声喊声汇聚一团,比屯里娶媳妇还热闹。不过生产队说了,这是政治任务,全体人民的大喜事。红宝书请回来夜里,贫下中农代表每人发一本,大队派来专人教学语录,要求全民都要学懂弄会,不留死角。pnr倾诉文学
活学活用。生产队队长每天在分配时,首选念一段语录,遇到难活累活讲四化修理地球,支援亚非拉人民的理论。冬天刨粪十八斤大镐一下一咕冰块,震两手发抖出血丝,组长在一边念,下定决心,排除可难,去一筐筐灰土粪抬出去了,中午正好二十个正字下班了。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戴军帽赶时髦pnr倾诉文学
学习解放军不但学习军人的作风,而且还要学习兵的形象。pnr倾诉文学
看见解放军真是见到了亲人,格外的羡慕,特别是珍宝岛战役后,解放军战士成了年轻人心中的偶像,追着学,赶着问,军装、军帽是热门货。从模仿到追找对象,去兵营里认亲要军帽,形成了追兵热。第一次戴上缝纫铺做的军帽,对着镜子咋照咋不像,布料不纯色,帽沿不标准,头灰浅,还是一个京帽。后来,有人说,某工厂能生产军服对外卖,而且是海军服四个兜的,穿上特精神,照相馆都放大了,我就汇去款,足足等了半年结果还是没有,钱退了回来。这一年,部队征兵,来个带兵的领导,很喜欢我画的水粉画,就留下本人姓名和部队地址,并告诉我可以写信联系,我写一封长信表述对解放军崇拜心情,一心一意求一顶军帽,去信半个多月,果真给我邮来一顶新军帽,把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见人就说,逢人就讲,专走在人多的地方显摆。我戴上这顶军帽心中有一种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走起路来总挺胸抬头,精神十足,好像千万只眼睛都在看着我,军帽成了我的贴身珍品,上下班时戴着,下地干活用纸包上,宁可晒脑袋也不舍戴。一次,隔院的利武大哥订婚照相想借我的军帽用一下,我不忍心借他,但又不好拒绝,只好跟到照相馆看他照上相才借给他。pnr倾诉文学
抢军帽是一种追族 。走在大街上无论男女青年看见军帽都问在哪要的,熟的借戴一会儿,不熟就瞧瞧。记得有一小伙子看见一辆军车去粮库领供应粮时,上车抢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军帽,当场粮库保卫人员逮住报案,被公安局拘留了。pnr倾诉文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军帽成了老物件,但那种当年的气息、年代的身影、昔日的狂劲不知是啥滋味,还依然记忆在心。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pnr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