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不同,结果不同美文摘抄

时间: 2024-04-07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比喻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从小学开始,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便是仿写比喻句,用园丁比喻老师,用母亲比喻祖国,用花朵比喻少年……这些耳熟能详的比喻几乎填充进我们年幼时每一次的作文当中。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不同的比喻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反馈。
为了验证“比喻”是否可以影响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心理学家对253名志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中,他们虚构了一个叫做艾迪森的城市,这里的犯罪率以惊人的速度攀升,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写出他们认为最好的减少犯罪活动的措施。在给出答案之前,志愿者读到的文章中有一处差异,即一部分志愿者看到的文章中,使用“野兽”来形容犯罪一词,而另外的志愿者看到的文章中,则使用了“病毒”来形容破坏城市的犯罪活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只是小小地改变了一个比喻词,人们给出的答案却大不相同。那些在问卷中读到犯罪像“野兽”一样损坏城市的志愿者当中,有71%的人认为应当给予强硬的回击,比如调用国民警卫队来“抓捕野兽”;而在问卷中读到犯罪像“病毒”一样危害城市的志愿者中,只有54%的人认为应当采取强硬措施来对待犯罪;另外46%的志愿者大都使用了“治疗”一词,他们认为,使用如提高城市经济水平的缓和方式才是解决犯罪问题的最佳途径。
比喻的目的绝不仅止于“使文章更丰满”或是“让老师给我更高的分数”,如果能够巧妙地使用比喻,我们还能轻易地改变别人的思想。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也开始思索“比喻”的妙用吧!qMr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