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明法,施术,用器

时间: 2024-02-25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 守道,明法,施术,用器aJW倾诉文学

  ——观箭道坪集团“青竹杯”教学大赛有感aJW倾诉文学

  睹“青竹”二字,如见满野竹林。其间,老竹苍翠挺拔,直矗蓝天;新竹郁郁葱葱,奋力拔节。“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竹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二百余年前,郑老对新竹的赞,对老竹的敬,仿佛是在预示今日之箭小。今日箭小办学规模三倍于过往,新教师也多倍增加。在这个三百余教师的大家庭里,老教师“传、帮、带”主动作为;新教师磨砥刻砺,奋力成长,恍如青竹扶摇直上。真可谓“惊旧树根植沃土枝干壮,喜新苗吮吸甘露势头足。”aJW倾诉文学

  “一名教师根植于课堂,老老实实地做好课例研究,才会获得专业成长,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著名教育专家谭念君如是说。箭道坪小学以“三课合一”为载体,以年级组为单位选派教师参加说课、上课、评课“三评比”,创办了“青竹杯”教学大赛,以此促进教师根植课堂,获得专业成长。此大赛已是第五届,历时五年,行业内尽人皆知,俨然学校的一张名片。aJW倾诉文学

  今儿是数学学科的赛事。十五个团队,共四十五名数学教师参赛。从早到晚,十五个“说、上、评”,赛罢已经是第二天的放学时间。这届,我依然作为评委及点评专家参与其中。坐在评委席上,我审慎观思。不觉间,“道、法、术、器”已在课中展现——aJW倾诉文学

  “道、法、术、器”源自老子的《道德经》,是圣人的智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核心思想是人要尊重自然,要与自然融为一体,要多为未来思考。“以道御术”告诉我们,悟道比修炼法术更高一筹,“术”要符合“法”,“法”要基于“道”,“器”要为“术”服务。aJW倾诉文学

  教育也一样,教学有法,却教无定法,但目标是一致的。人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教育之“道”。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程及课程实施中的“道、法、术、器”在哪里?aJW倾诉文学

  其一,“道”在核心素养,要守“道”。(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十大核心概念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意识、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2021版)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总体表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想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是数学课程及教学之“道”,课程设置、教材编排、课堂教学都要守住这个“道”。aJW倾诉文学

  其二,“法”在教学理念(也称教学策略),要明“法”。数学课程总的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由此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形成的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贴近学生实际,要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和探索。aJW倾诉文学

  因而,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求处理好三个关系:一重过程,但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二重直观,但要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三重直接经验,但要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组织上,谁处理好这三种关系,谁就是赢家。这是数学教学策略一。aJW倾诉文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中,谁的教是为学服务的,谁以学论教,谁就是赢家。这是策略二。aJW倾诉文学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而,谁在教学过程中肯花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数学,谁就是赢家。这是策略三。aJW倾诉文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数学教学中,谁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效融合,谁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升。这是策略四。aJW倾诉文学

  其三,“术”在教学方法(也称“战术”),要施“术”。大赛中,重“术”及“施术”的几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aJW倾诉文学

  《10的认识》一课中,执教老师让学生经历数图画中的鸽子、摆小棒、摆卡片、找生活中的“10”、找身体里的“10”,从而得到数字“10”的概念。这堂课的“术”表现在让数学概念具体化,变得有形状,有温度,可触摸,可体验。巧用了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aJW倾诉文学

  《条形统计图》一课中,执教老师设计了“观察生活中天气预报图——动手整理数据——尝试统计——推出条形统计图——对比条形统计图与其它统计法的优劣——归纳特点——得出结论——体验条形统计图用于生活活动”的流程。这堂课的“术”体现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后总结。把观察、探究、体验活动贯穿全过程。这样,概念在学生头脑的形成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概念的获得也是终身的。aJW倾诉文学

  《可能性》一课中,执教老师对“可能、不可能、一定”三词绝口不提,表现得尤为“吝啬”,她专心做的是营造“抽奖”“摸球”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完成观察、思考、发现。在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启发。“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词是在水到渠成之时,学生脱口而出的。由此想到2018年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液体之火,让你若梦若醒、飘飘欲仙。让世界旋转,把人类浇灌得跌宕起伏。将棋琴书画熏染得色彩斑斓。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全文没说一个“酒”字,却让读者感受酒的味道。《可能性》的教“术”与这《酒》的写“术”有异曲同工之妙。aJW倾诉文学

  《平行线的认识》一课,执教老师让学生在感知直线是无限延伸的特点后,设计了让学生“分一分”的情境。这个环节执教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尝试分错,然后以“错”为题材引导学生分析错,探究错的原因,且不惜时间,给足空间。其“术”在让学生发错,而后化错。关注预设,更关注课堂里的生成。可以说,这堂课里有“错”,但“错”得精彩。aJW倾诉文学

  《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一课,执教老师展示了三个情境,达到了三个目的:展示影片孙悟空金箍棒变大变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线段;展示直线无限延长的动画,让学生感受直线;展示我国向月球发射激光图,让学生感受射线。课堂里,该教师把兴趣的激发做到了极点,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做到了极点,让学生在惊讶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这是“术”一;同时融信息化、科普、经典故事于一体,体现了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特点,这是“术”二。aJW倾诉文学

  其四,“器”是教具,要用“器”。十五节课中,分别用上了多媒体课件、学习卡、模型、器材、生活实物等。其中信息技术备受青睐,同时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新课标提出,要摒弃灌输式教学,要不断营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而课堂的空间有限,真实情境难以企及。因而,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情境成了主要渠道。十五堂课中,诸多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惊喜连连、兴趣盎然,其功在信息技术,这是“器”中的“利器”。aJW倾诉文学

  “青竹杯”大赛精彩纷呈,因为里有“道、法、术、器”。赛中几堂课脱颖而出,成了精彩中的精彩,因为他们在“守道、明法、施术、用器”。教育亦然,让我们用古圣先贤的智慧施于教育,获取真谛。aJW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