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年:放马

时间: 2024-02-25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女儿放假从江南回来,陆续满足着她的乡愁之胃,炸酱面、大盘鸡、牛肉面、火锅、家常菜水果一一吃个遍。今天又让她妈妈买了西瓜。水果摊老板恰好有卖民勤瓜,我建议买了,其实是我动了私心。民勤西瓜是我的乡愁——殷红香甜的肉汁里浸润了我的放马时光。88O倾诉文学

  约十岁,我接替了父亲的一项农务——放马。在完全机械耕作前,牛马是农耕的顶梁柱。家里有一匹上了年纪的白马,从青春的青色褪变成白色。每年忙完最繁重的春耕,村里的牛马会一起去南山度假。这段时光是牠们最幸福爆棚的时光。饕餮草原美味,痛饮山涧甘泉。高歌于山皋,低徊于晚照,静卧于星光。待秋收之际,牠们依依不舍地抽回慵懒的心思下山回到家里,等待秋耕与打场。这段被放养的时间,马是幸福的,放马者也是幸福的。88O倾诉文学

  每当放马出发前,母亲都要给我准备一个碎布袋,装一个小巧的民勤西瓜、一个干粮,和一只小勺。和小伙伴们相约骑着马到青草茂盛的田梗地头放牧。一人一马,马进餐,人牵绳。牵绳是放马的核心工作。马也是有贪心的,吃着嘴里的,看着田里的。主人监视不严的时候就偷吃庄稼。有时候明目张胆地抢,自恃力大。本着要培养“马品”的良知,我向父亲告发了牠的劣行。父亲给马的鼻梁上佩戴了“裹梁”(铁丝链)。再贪得无厌,就抖动缰绳,裹梁抨击马的鼻梁,让牠痛改前非。88O倾诉文学

  放马,就是串门。从这家田埂蠕动到那家,一天串十几家。我们参照各家青草的茂盛值,规划明天的目的地。有时候也会装腔作势地替庄稼主人评估收成。评估标准主要是麦穗的饱满、枝干的疏密程度,也会带上各自的主观印象。这印象来自田主人对待我们在他家地盘放马的态度,以及平时在村里碰到的声气。如果哪家主人对待我们的态度不好,他的收成必然大有折扣。有的主人因为我们的马掠了他家的芨芨缨,就横加指责并驱赶,这样的主人就该收成不好。88O倾诉文学

  最爽快的是“游牧”时光。可以乘奔御风,虽不是鲜衣怒马,却也襟袂轻飘,疾马百里,尘土滚滚;虽无鞍鞯辔头,却一手缰绳一手长鬃,喊声起伏,气势浩荡。我们像“马帮”一般到邻乡地盘上放牧,那里草更盛,天更高,云更轻,麦田一望无垠。这里一点都不用时时牵着缰绳,只把缰绳往马身上一搭,我们就恣意玩耍了。邻乡的日头照得似乎有些匆忙,马在肥草之垄饕餮不到一半,就日之夕矣。我们身披落霞的金甲,犹如凯旋的勇士,走在沙石小路上,马蹄踩出和谐的节拍,伴着伙伴们的欢声笑语,西边的云彩抚着夕阳的竖琴,我们的牧歌宛若家园的炊烟悠扬。88O倾诉文学

  午后,马吃饱,便择一块平坦,青草略稀的空地卧息。身体痒痒时,两匹马相互啃咬。我不知道牠们怎么沟通所痒之处,也不知咬的轻重缓急,这样的无声语言竟然如此默契,人类的有声语言恐难相比,因此学习了牠们“驴啃脖子工骗工”的良好信誉。88O倾诉文学

  这当儿,我拿出西瓜,用勺子裁掉一段的根部,便一勺一勺享用美味。透过阳光的瓤肉晶莹剔透,鲜润柔滑。一瓜需两用:解暑;饱肚。馍馍拨块,泡进瓜汁中。素与红交相辉映,汁美与面香缱绻绵绕。午后,西瓜就馍,铺毡而卧。此般生活夫复何求。同牧的伙伴们同我一样,又如同上班族中午吃份饭,一人一瓜一馍馍,屈膝躬身,品尝着天下最好美味,感受着天下最美的时光。秋收季节,大人们中午也很少回家,西瓜就馍成了主打的充饥的模式。有时候家里买的西瓜吃完了,而卖瓜的凉州商贩的拖拉机还未来到,就只能茯茶就馍了。88O倾诉文学

  初秋,田埂上的青草结实劲道,高挑的芨芨草处在其中,鹤立鸡群。沟里娇艳艳的红豆草(俗称马拌肠)一簇一簇,在烈日下燃烧。难怪它被冠以“牧草皇后”的盛名。打碗花、田旋花、紫菀,她们是落到地上的星星,喜欢泥土、田野、自由的小花;喜欢与蝴蝶嬉戏,喜欢被清风拂过;喜欢这质朴轻快的人间田园。我喜欢这一切生灵喜欢而自由着的“牧场”。88O倾诉文学

  乡村的田园是精神上的诗意美好,于乡农却是赖以生存,并寄托盈余期盼的生活憧憬。因此对于天地间的事物多寄寓素心以对的敬畏与忌讳。如田野里的打碗花,形如饭碗,俊俏雅致,生命属于上天恩赐,如同上天赐予庄稼雨水一样,若破坏打碗花,就是损坏了饭碗,这对于贫穷的农民而言,是败家的罪过。这种神秘不容侵犯的戒律深深地烙在我们孩子们的脑里,只要看到打碗花,脑里的戒律就会发出尖利的警告,让你牢牢地控制住自己的四肢,只能用畏怯而好奇的目光去端详那安放在田野里的一个个犹如薄脆的素瓷饭碗的花朵。88O倾诉文学

  能够寄寓向往期盼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农人如此敬畏,但对那些令人烦恼而有害的,人们总是厌恶,甚至去消灭。田埂上的铁丝莲是我们放马者消遣打发时光的工具。两个人各持一根铁丝莲,将它们的花苞勾在一起,像拔河一样用力拉动,谁家的花苞掉了谁就输了。啄木鸟吃害虫是好的;老鼠偷吃庄稼是坏的……就这么简单、懵懂地分辨好恶,尽管有很大的偏颇。这种粗拙的生命观倒是省去了很多烦恼,何必劳神苦思什么都要辨清,只要不危及“饭碗”,一切都是好的。88O倾诉文学

  七月流火,五谷进场。季节一到,瓜熟蒂落,人们得赶紧将成熟的庄稼收割下来,眼睁睁看着太多的粮食“回归”土地,会徒生太多的可惜。同时,秋日农事紧迫:收割,打场,耕地,浇水。家中劳力缺乏的,一般都要全家总动员了。我们这些业余的放马者大多都要加入秋收的激流中。我家的白马也只能跟着主人辗转于各分地的田埂——杨家地、严家沟、塌洼、八个墩滩。马被拴在铁桩上,来回循环方圆几米的青草,啃咬着寂寞。白马期盼着秋雨。在这样的天气里,牠可以自由地品尝沾着甘甜的露水的芳草,最差也能待在圈里滋润地,慢慢咀嚼绿莹莹的豌豆。88O倾诉文学

  这段短暂而美好时光,与我相遇在无忧无虑,却又天马行空般失落的少年。它就像同时期读过的文字,听过的音乐,同身体一起生长,只是它是静默而婉转的。多年以后,在“故乡”沉沦成了心底一方柔软的时候,每当在某个相似的情境重逢,蓦然发觉,这段时光在我的心田上一直涓涓环绕。风吹麦浪,白马青草,红豆彩蝶,蓝天白云……在故乡的原野上,我不曾离去,在时光里游牧自己。88O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