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万泉:电的记忆篇章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电,在现实生活中居于何等重要的位置,尽人皆知。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们村的人们无论农活多么繁忙,必须得抽出空闲时间去五里外的柏树王家庄村碾米磨面。那时,农村公共基础十分薄弱,道路都是坎坷不平的泥土路,交通运输工具更是十分落后,普通农户家里连一辆手推车也没有,碾米磨面全靠在田畴上练就的“11”号铁脚板功夫,人背驴驮,辛苦至极。羡慕人家有电的地方,盼望着咱村里快快通上电,让咱也过上一把“灯头朝下”的好日子。

  直到上世纪的七四年夏天,在生产队里劳动的社员们,听说村里要通电了。互相奔走相告着,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乐开了花,有电的好日子就要开头了。

  在通电施工中,大队统一组织社员挖坑,栽杆,拉线。拴电时,按顺序轮着一条街一条街地施工。等到拴到我们西堡时,先拴道南的院落后拴的道北的院落。

  我们道北两个院五户人家共用一块五安培的电表。那时,各家都还没有什么电器,一家一户大都是个15瓦的白炽灯炮和一台灶台上用的吹风机。月底时,村里电工抄表后,根据用电的总数多少,五户平均分摊。我们家里第一次用上电灯,终于圆了电灯的梦,那一夜,高兴地我是“漫卷诗书喜与狂”彻夜难眠。电,从此“电”靓着我们山村农家乐的幸福生活。

  随着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生活富裕起来的乡亲们,家家先后添置了彩电,收录机,还有冰箱,电饭锅等大功率电器。

  但电力资源却十分紧张,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变。家家户户每到夜晚过着“一只电灯常用,一只煤油漆备用”。只有个把有条件的家里,备有汽油发电机和蓄电池,可以维持电灯照明机电视机的正常运行。本人曾在张家口日报上以“缺电少煤油,农民夜发愁”为题,真实地再现了乡村使用电力的实际情况。老百姓诙谐地编了一个顺口溜;下花园的电,张家口的灯泡,电灯也点,煤油钱也掏。

  村里原有的一台变压器因负荷过重,每到中午和夜晚用电高峰值时,常常出现跳阐断电。

  特别是到除夕夜,辛苦了一年的农人们坐在饭桌上,正兴致盎然地喝着小酒,围坐在屏幕下欣赏着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窗外,不失地闪烁着孩子们放着鞭炮的火光声。

  突然,“啪”地一声停电了。音箱高唱,灯火通明的村子,顿时变成漆黑一团。原来的欢歌笑语一下变成熙熙攘攘的操叫声呐喊声。手电筒的弧光在夜空中划来划去。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相互问寻起来。“二哥,你家有电没有?”大嫂,没有”。你家有电吗?又停电了!此起彼伏地声音回荡在夜空中。

  村电工也无可奈何,停电就是命令!一跳阐就的跑去村东的变电室去合阐。有时,一夜不知跳几次阐哩,老百姓怨声载道。

  因为电的问题,村里两委干部曾多次组织全体干部,电管人员,治理彻查用电情况,但仍旧收效甚微。让两任干部头疼的电费亏损,被迫集体引咎“罢官”。

  当然,有个把“能人”偷电也在所难免,但全村四百多戶仅有一台五十安培的变压器,且公共,农户家用线路标号不统一,电力设施陈旧老化,漏电亏电现象严重极有可能。

  九十年代未,我村享受到国家进行电网工程改造的“红利”,按农户住宅区域划分,配置安装了三台变压器。总电表和农户电表,电线杆,电线都更换成统一新的。农户实行电表箱上墙,上杆,电力设施纳入了规范化管理。

  当今社会高效清洁环保的电力能源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捷,成了人们离不开的“伙伴”,深得人们依赖。用老百姓的话说,如果没有电,整个世界都是黑的。

  电器化的普及和广泛用于生活之中,人人离不开的手机,网络。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人们依赖电力的翅膀,心驰天外,周游世界,打开微信可以看见世界的山山水水,和远方的亲友相互问候。孩子们顺利地通过网上授课,学到了各种知识。家里的二轮三轮电动车,为走亲串友的出行和日常去田地间劳动提供了新型交通工具。

  更为赞美的是为一日三餐曾经烧柴禾和煤炭饱受过烟熏火潦的厨娘,终于被“闪电天使”解救出“苦海”。“家家炊熟不见烟”已成为常态,“谁家锅底下没有黑”已死为历史。每到做饭这个时候坐在小板登上,闲来一杯茶的功夫,电饭锅的线头轻轻松松地插在墙上的电源,各足米和水,就等着开饭啦,多么惬意哟!

  现在交纳电费老百姓在家里通过手机,在网上就能办理业务。再也不用月月去村委会等待排队交费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不再是单一的煤电,水电,风电,光优发电的加盟,使电力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资源。让我们农家人享受到除了和城里人拥有一样的生活,还有“鲤鱼跳藻叶,燕子拂兰荑”的舒适和惬意。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