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索:再说父母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我写父母的文字并不多。每每我想要以客观的立场来表说些,却发现自认为客观平静的立场很自然就沾染了颇为主观且起伏的色彩,莫名焦灼,实在是我不能控的。

  这一次我决定再以客观者或者说旁观者的身份来闲说父母三两事。我的初衷总是一如得好,即便所叙述的事情有失偏颇,甚或于事实本身而言有失公允,我还是决定以第三人的角度来记录些父母的事儿,我很乐意为身体康健的父母作些文字,无论客观或主观,我以为是乐事。

  很显然,我的父母依然吵架。

  这架并非一般家庭里的夫妻闹嘴,夹枪带棒之言语自是不可或缺,短兵相接之肉搏血战的舞刀弄枪是每一场斗争之中的标配。母亲在实战里是绝不占优势的,但却是绝不畏惧的,尽管与父亲身体实力悬殊巨大,却一辈子主打一个威武不能屈。父亲在语言上的战斗力评心而论,我以为是弱于母亲许多的,唇枪舌战这一波父亲自是不占主导。母亲口齿伶俐所带来的滔滔汩汩般长篇累牍之万语千言片刻不休地袭向父亲,主打一个口沫横飞之措手不及,父亲在口语上的完败成功激发了他的恼羞成怒,俄顷武力相向继而大打出手,结果显而易见。

  当然,要说明一点,我并不赞同父亲的暴力或者为他的大打出手寻找理由。我还是想客观地旁说,只是我想客观这一点,本身又是很主观的想法,最后我也分不清或主观或客观了,就这么继续表说下去吧。

  每一场战斗的结果,两败俱伤是唯一的结果。新一场的战争只是上一场战争的重复之延续,一辈子的备战只是一场人为地看似无妄的灾难。我目睹亲历的父母战争数不胜数,未经历途说的战争亦是成千盈百,结局只有一个。

  父母甚至来不及反思上一次战争上的失利该要如何避免或改进时,又急不可耐地发起了下一场战事;也就是说,他们乐于战争,急于在战争中快速驯服对方,却不思忖是否需要改变一下战术,如何在下一场巷战里扬长避短,有效打击对方,使得对方心悦且臣服。

  父母显然都是急性子。至少在夫妻这一漫长的课题里是无知且短视的。母亲心知身弱,却绝不思考变换一种不靠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好比许禇的赤胳膊上阵,蛮干莽干,主打一个我绝不慑于你四肢发达的傲娇,往往这傲娇在一阵阵聒噪里被碾碎在暴击中。

  这也恰好证明母亲是个要强的人。我常常说我的倔强多半来自于她,当然,这并非贬意,我甚至常常得意于这些倔强。只这倔与强要在对的时候用在对的地方,这也是母亲在夫妻生活里并不智慧的地方,也就是说,夫妻之外,母亲除了是个良善的人,也绝对可以算得上聪明的人,这也绝不是我对于她的吹捧。

  父亲仗着身强体壮,在言语交锋中绝计弱势的他选择了用武力诉诸一切。你若言语挑衅,我必武力征服,有那费口舌地劲,不如动手的效果显著直接。再次声明,我是讨厌父亲的暴力的,倒不是说小时候我挨得那些打是讨厌他的根源。而对于男性之于女性的暴力,尽管事出有因,解决的方法万千种,却唯独不可选择家庭暴力,这是让人讨厌的男性角色,我的父亲在这一点上亦不能例外。

  我在记忆里,父亲一直是暴脾气,除了偶尔修理兄弟姊妹三人,却并不会殴打母亲。母亲一直是勤劳的。长期的战争里,有上门入赘的父亲怄了些气,便趁了月明风清跑回娘家的情形,翌日娘家伯伯便来做和事佬。母亲便回复你的王家弟弟我是交待给你了,他若是有个什么闪失自是与我索家无关的话语若干。结果父亲是赘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回到母亲家中是必然的结果。

  我想,父亲的入赘是当时社会的常态,父亲抛却王姓改姓索的无奈与必然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定产物。而内心对于入赘的抗拒与憋屈自然是得不到舒展的,那种矮人一等的愤懑便由始自终伴随着父亲远离原生家庭进入新异的家庭。

  母亲是善良的,却也是强势的,这与父亲的憋闷恰恰是对立的。而对立的两个人却并没有寻思选择一条两个人理解迁就并相互扶持的道路,嫌隙渐生,日积月累,这嫌隙就生了根,发了芽,疯了一般的茂盛乃至不可收拾。

  我常常想跟母亲说些体已话,想办法把话题引到她夫妻二人身上。我建议她少说,甚至不说,架自然便吵不起来了。我说父亲的暴躁往往会因为她的一句冷言就爆发,该给上门女婿一些暖心的话

  对着父亲,我是有怕惧的。我告诉他,怒伤身。他是常常应允我改的,却一直未改。我的火爆脾性亦得了他的真传。

  父母对于我的所言自然是当了耳旁风,连发梢都没有飘起一丝。我常说,说得厌了,便再也不说了。母亲对于我的所说,常常是怪罪的,确定我这番话是在替父亲撑腰并亲自来苛责她了。

  母亲是少爱之人。从小缺了父母家人关爱造成性格敏感孤冷,以至于对着父亲,均以冷漠刻薄紧裹自己避免受害,再将冷漠释放给对方。冷暴力这一方面,我以为母亲更甚,这也跟母亲的原生家庭有重大关系。父亲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从来都是恩爱夫妻,一辈子相濡以沫,这样的夫妻关系对我的父亲来说多少是安慰的,有些时候,我很确定父亲是个和善的人

  我的父母是良善之辈,至今未曾做过伤害他人之事。但他俩在互相伤害对方和自己方面却始终不遗余力,乐此不疲。这是个有解的题,而他们却从不在意解题之法,显见得这早已危及夫妻之睦,而这和睦于他俩而言,倒是比伤害更无趣。

  如今,早已皤皤华首的父母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月,因由着由来以久的互相伤害以至于年老互不待见,水火不容乃至于不能踞坐在同一屋檐下。

  我常常要想,到底是上辈子拥有了多大的仇恨以至于这辈子都不能携手为安;又或者,上天安排了他们这一世的相处,显见得是比上辈子更柔和了些,还需要下一辈子或者下下辈子的相处,最终就成了执手偕老的眷属。

  我于是相信,父母还有下辈子,还有下下辈子,只为了他们能有恩爱结果。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