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秋:慢煮时光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一天微信上,好友发来一段充满感慨的文字。她说,整理房间时,看见一只妈妈留下的顶针箍。好友告诉我,这是当年她上山下乡时,妈妈特意交给她的。如今睹物思人,仿佛往事就在眼前。

  说起顶针箍,以前几乎是每家必备的缝纫用品。一般铜制或铁制,呈圆环空心,外圈表面布满针眼大小凹陷。套在中指上,顶住针鼻稍一用力,就能让针尖穿透厚厚的布料。过去女人们做鞋纳底还真离不开它。

  读后我深有感触。我也保留着几件母亲家的生活物品,其中一只是浅绿色瓷杯,青竹翠叶,很有设计感。母亲逛店时一眼喜欢上了。

  另一只是双料钢精锅子,擦净后微微泛出油亮。我出嫁前,常与母亲一起做饭、煮面条、下馄饨。

  与现在的人消费观念不同,上代人过日子十分节俭。锅碗瓢盆伞鞋等,坏了都是先修理,有的一修再修;小孩子磨衣服,破了就打补丁,长高了下摆接长继续穿。像这只锅子就已经换过底。那时有修补匠,手艺很不错。他们挑担走街串巷,或固定在弄堂口。这类行当现在已经难觅了。

  父母去世整理遗物时,这款杯子只剩一个,我连同锅子带回了家。只为一份念想。

  老锅在我家也没闲着,尤其是逢年过节。不过有一次,这锅差点毁在我手里。

  一天正忙着,忽然一股煳味钻入鼻子。我一个激灵,想起锅里正在煮食物,立刻冲进厨房。“糟糕!”我叹了口气。

  现场“惨不忍睹”。只见锅里焦黑一片,锅外一片焦黄,简直可以报废了。但我可不舍得扔掉。浸泡了一天,挽起袖子,用铲子刮,再捏住钢丝球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终于手臂酸得不行的时候,锅底露出了真容。

  老锅走过半个多世纪,越发显旧了。可我始终对它情有独钟。

  它又上灶了。灯光下,锅体呈现出柔亮的光泽。有时,我会出神地看着锅盖上方的袅袅水蒸气,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阵阵暖意。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我想,总有人家藏有几件旧时物,心中留有往日景。她们一直无声地抚慰着我们的心。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