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时间: 2024-04-06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古诗原文6ft倾诉文学

出自五代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6ft倾诉文学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6ft倾诉文学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6ft倾诉文学

6ft倾诉文学

译文翻译6ft倾诉文学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6ft倾诉文学

菊花开了又落了,时令交替轮换。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只有帘外的风月无思无忧。6ft倾诉文学

注释解释6ft倾诉文学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调有几种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六字体。6ft倾诉文学

重:量词。层,道。6ft倾诉文学

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6ft倾诉文学

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6ft倾诉文学

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6ft倾诉文学

帘:帷帐,帘幕。6ft倾诉文学

风月:风声月色。6ft倾诉文学

创作背景6ft倾诉文学

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但也有一些抒发悲愁情绪的作品,没有后期复杂的情感,只是通过写词即兴抒发内心的情感,《长相思·一重山》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6ft倾诉文学

诗文赏析6ft倾诉文学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6ft倾诉文学

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6ft倾诉文学

这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6ft倾诉文学

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6ft倾诉文学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6ft倾诉文学

“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

好词好句

1、小草是脆弱的,暴风雨的袭击,闪电的轰鸣,冰雪的覆盖……总会不经意地让它受伤。所以它会和同伴们一起对抗面前的困难。2、看到了那菊花,不禁想起了奶奶,她平日里酷爱养花侍草,她总是牵我的手说:“菊可以代表...[阅读全文]

【名句】不迁怒,不贰过语出《论语·雍也》。不拿别人出气,不重复犯同一个错误。这是孔子称赞弟子颜回时说的两句话。说明人应当严格要求自己,遇事既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不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得过且过。[阅读全文]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