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文老师

时间: 2024-03-12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哇!他头顶海拔约一米有七,两笔如炭的浓眉,一双如灯的大眼,一个珠峰般高的鼻子,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巴,敢问这位是哪门哪派的英雄啊?他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OXg倾诉文学

看上去,他似乎凶巴巴的。其实啊,他只是教语文特别有“疯”格(罕见的风格)而已。不信?那就让我一一道来吧———OXg倾诉文学

第一幕:懒惰OXg倾诉文学

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笑嘻嘻地问:“这篇课文你们读过了吗?”OXg倾诉文学

同学们自豪地齐答:“读———过———了———”OXg倾诉文学

老师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诡秘地笑了笑:“好!那我们就学———完———了———”OXg倾诉文学

“什么?”“啊?”班里顿时沸腾起来,大家面面相觑,诉苦声此起彼伏,“不行!”“我还不懂!”“我连生字词也不会!”……OXg倾诉文学

老师摆了摆手,两手握着说:“既读了,就懂了!”OXg倾诉文学

“老师,你要一段一段教啊!”OXg倾诉文学

“你这么不负责任!”OXg倾诉文学

“你这么懒,不行!”OXg倾诉文学

“老师……”OXg倾诉文学

我们的声讨反而使老师窃喜,但他还假装不耐烦地让我们抓紧提问题!并且骄傲地说:“随便提问,我什么都会!”学生嘲笑声响成一片。他却给自己的这种“懒惰”找历史依据:“孔老师(孔子)教导我们:“不愤不启,不菲不发”,意思是说必须自己想学时才有好的学习效果。”OXg倾诉文学

第二幕:跑题OXg倾诉文学

语文老师拿着课本在讲课,“对所学内容彻底理解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我问你们,英语好学吗?”老师突然问道。OXg倾诉文学

“好学———”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OXg倾诉文学

“厉害。”老师吃惊地点点头。“那你们一定知道英语里‘I’和‘me’的用法!‘I’是主格,‘me’是宾格,而动词或介词后要用宾格‘me’,‘I’呢,则用在……”老师津津乐道。同学们则有的目瞪口呆,有的直跺脚,有的叫“我晕!”或“Oh,mygod!”语文课上又讲上了英语,一个字:疯!OXg倾诉文学

老师赶紧给自己的“跑题”找理由:“我初中开始学习英语时就一直搞不明白‘I’和‘me’的用法,关键是我不懂主语、宾语这些语法。当时语文和英语都还没讲语法,就让我们运用语法知识,这能怨我们吗?”同学们又嘲笑声一片。OXg倾诉文学

我的意思是理解太重要了。闲话少叙,我们言归正传……”OXg倾诉文学

第三幕:牵强OXg倾诉文学

语文老师发现许多同学混淆“竞”和“竟”,“不耐烦”起来,“这都分不清,还做初中生!你把个杠子往‘竞’字中间的方形竞赛场地一横,还去哪里比赛啊?知道究竟谁输谁赢时才在心中划一道杠杠嘛!”他又发现“狼藉”的“藉”我们会错写为“籍贯”的“籍”。“笨啊,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狡猾的狼一定想卧于松软的草中,哪里会躺在竹竿之上呢?”OXg倾诉文学

同学们表面上一点都不服气,“牵强附会,你从哪里搞来的这些名堂!”却借助这些“名堂”对易混字永记不忘。OXg倾诉文学

语文老师的“疯格”千变万化,我们便在课堂时刻迎接“新鲜”;语文老师从没掩饰过缺点,我们也就找回了久违的纯真;语文老师很会找方法,我们竟也学会了灵活。现在我们全班同学都爱上语文课,偶尔加了一节语文课,大家欢呼雀跃。什么?两个故事不够?好,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OXg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