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时间: 2024-03-01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那是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后,其子赵孝成王继位,年幼,故由赵太后摄政。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秦国趁机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求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赵太后执意不肯,拒绝大臣进谏,导致国家危机日深。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触龙面见赵太后时,没有直接劝谏,而是先诚恳地询问赵太后的身体状况和饮食起居,这种关心让赵太后的抵触情绪缓和下来。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接着,触龙提出希望自己儿子替补黑衣卫士空缺的请求,让赵太后产生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共鸣,放下了怒气。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随后,触龙指出,疼爱子女,就要为他们的长远考量。王侯子孙之所以没能维持长久富贵,就是因为他们地位高却没有功勋,不能服众。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因此趁这个时机让长安君为国立功,对赵国和长安君的未来都大有裨益。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触龙一席话,都是从赵太后作为一个母亲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把她的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对立起来。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这种强烈的共情心理,让赵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劝谏。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触龙这种充分尊重他人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排忧解难的言行,就让人非常舒服。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这也是职场的黄金法则:不显山,不露水,不给人压力,却用了“糖衣效应”,巧妙地传递了建议。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这种舒服,不是世故,而是拥有“情感同理心”的高级修养。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婚姻好不好,其实看彼此让对方舒服的程度就知道。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婚姻是人生的一大考验。有人顺利跨过这道坎,牵手一生、相守到老,而有人却只能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婚姻里的许多坎,很多时候来自沟通的不顺畅,甚至语言暴力。如果我们凡事能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就不难化干戈为玉帛。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却不明白,面对有情绪的伴侣,总是喜欢喋喋不休。有一次,同事赵雯,在公司受了委屈,回到家里诉苦,她其实只想老公能理解她的心情,抱抱她,安慰她一下。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没想到,她老公听了以后,非但没有安慰,还说她做事不到位,才引起误会,讲了一堆大道理。赵雯那时候哪听得进去,结果两人越吵越凶,陈年旧账都牵扯出来,赵雯哭着拎起包,回了娘家。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其实,婚姻里,没人能说得清道理,很多矛盾的产生都源于对道理的纠结。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正如寺昆在《言值》书中所说:“让我们情绪变糟的关键不在于那个人的行为,而在于自己如何解读他的行为。”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陷在情绪中的人,原本就不理性,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数落他,在他那里,就是解读成不理解,不关心。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相反,如果你先温柔地安抚他的情绪,等他心情平复后,再分析问题,也许就很容易让人接受。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记住,爱始终是婚姻矛盾的唯一解药。由爱滋生的相互宽容和理解,才是婚姻最幸福的姿势。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要经营婚姻关系,就需要双方共同修炼这种植根于内在,让彼此舒服的修养。唯有如此,才能让感情经得起岁月涤荡,熬得住柴米油盐。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修养好也是孩子人生的宝贵财富。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一位出色的父亲,培养出的子女个个优秀,他的教子成功就是源于对子女从心底里的尊重和关爱。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他对所有子女都很关注、欣赏,不断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他一直倡导乐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有乐趣的人生,才有价值。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因此,他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从不指责,说教,充分尊重他们的志趣,鼓励他们去追求真理,从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对于子女未来的选择,梁启超一直基于平等、尊重的立场,循循善诱。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他是一个让孩子没有压力,相处甚是舒服的父亲,把孩子当成朋友,关心他们的心性发展。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在他的世界观里,孩子的学业成就,远不如心性、志趣、健康、幸福来得重要。他在那时就已践行的道理,当代的我们,却还做不到。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我们常常让孩子在自己的居高临下中,落荒而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真正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他们一个舒适的精神氛围。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遇到问题,不是先去感同身受他们的内心,而是喋喋不休地指责,让他们的信心和尊严一点点地丧失。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父母要正面言传身教,就要尽力做到遇事不责备,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正确引导。这样长大的孩子,必然能滋养出自信的花朵,而自信是成就一切幸福的基石。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拥有这样高修养的父母,将是孩子一生的幸运。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一个人越能让周围的人舒服,越体现他的深层修养,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所能到达的高度。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让人舒服,简简单单几个字,要做到并不容易。它需要时时刻刻懂得,用极强的共情心理,去体会他人的处境,把握好分寸,并做出对他人有正面反馈的行为。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美国有家“同理心博物馆”,里面有个非常有趣的体验活动。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它要求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交换鞋子穿,然后互相陪伴着走上一段路,边走路边交换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结果发现当自己穿着别人鞋子的时候,更容易认同别人的感受。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这就是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也是每一个让人舒服的人,必备的品格。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他们早已将这些品格融入血液,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让人如沐春风,润物无声。没事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有事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伴你左右。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让人舒服的人,从来不是没有情绪。就像何炅所说:“没有生气不一定代表没有负面情绪,能够不将负面情绪带给他人,才是真正的修养。”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他们就是如此,在你失意的时候给你最坚强的臂膀,在你开心的时候默默退场,就像空气,从来不让你感觉到存在的压力,却是你最离不开的。sI4倾诉文学
sI4倾诉文学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让人舒服,就是这场修行中最值得练就的涵养。sI4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