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晖作赏析】燕归来/一把京胡,仍旧回响深沉的父爱

时间: 2024-02-25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一把京胡,仍旧回响深沉的父爱——读《父亲的京胡》有感文/燕归来gYS倾诉文学

  时间是只巨大的容器,它装着一个人的一生。一把京胡,总是在内心深处拉响思念的弦音。作者宋先生通过一把京胡写下了父亲的一生的执念。文字朴实,情感质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读起来让人感动。gYS倾诉文学

  京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与京剧的起源息息相关。京剧源于昆剧,清朝乾隆年间乾隆55年(1790年)因在京城受到追捧而得名。京胡也因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与京剧的相伴相生有着二百多年历史。通过宋先生的文字,也让我真正的了解和懂得京胡的渊源和厚重。gYS倾诉文学

  全文分为四个章节,有种四季分明之感。文章的叙述随着时间和时代在变迁,我们也在成长,忽而人到中年。当我们再回首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父亲奔波劳碌的身影,读懂了什么是父爱如山。关于写父亲的文章,古往今来,不计其数。朱自清《父亲的背影》那篇文章让我记忆犹新。读到宋先生的这篇回忆父亲的文字,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不觉泪然。与其说演奏京胡是宋先生的父亲的爱好,不如说是他的父亲的精神世界,正如文字寄托了许多文人墨客对父亲的回忆一样,这种情感无法穷尽言词。gYS倾诉文学

  文章从“我”弄断父亲的琴弦父亲动怒起笔,一个父亲的喜怒跃然眼前。作者并没有刻意拔高父亲的形象,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一个父亲刻画得栩栩如生。由此也可以看出父亲是多么看重这把京胡。他把京胡的琴弦重新装好后,将墙上钉个钉子,把京胡高挂在墙上。这样的行为描写其实是对父亲心理活动的逼真临摹。父亲用心良苦,儿子从此小心翼翼,我也跟着小心翼翼,期待后面的情节和故事。如此甚好!随着自己的成长,“我”拉起了父亲的京胡。《东方红》等红色歌曲,仿佛将我们拉进了那个年代。红彤彤的太阳正在升起,我们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这些拉京胡的画面,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过去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理想主义,京胡就成为了理想主义的一个代名字。理想,因为一把京胡,就获得了具像和载体。gYS倾诉文学

  文章第二个小节,作者着重写了自己翻看父亲的回忆录。这种翻阅其实是引领读者一起回忆一把京胡伴随父亲的人生。对于从事文艺工作的父亲来说,这把京胡是何等的重要!它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贯注其中。与其说那把二胡拉奏的是一曲曲经典的音乐,不如说是在替是父亲的发音,替一个时代发音。京胡,承载的是父亲的命运。从文章中可以了解到,父亲由于工作出色,他所在的杉树园大队俱乐部于1958年11月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奖状,村支书宋水亮赴北京出席了全国的授奖大会。这样的集体荣誉是何等的光辉,仿佛点亮那个时代,小小的村落因为父亲的京胡演奏技艺出神入化,载入了当地的史册。后来汝城县成立了文工团,汝城县和桂东县合并后改名为汝桂县文工团,再后来,改名为祁剧团。父亲的京胡就像有了归宿地。有了名号,从此引领音乐、剧情进驻村寨,高歌社会主义新风尚。gYS倾诉文学

  文章第三小节,写出父亲所拉的歌曲,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仅列举《苏三起解》,这种流传于民间的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且家喻户晓的剧种。它既是作者的父亲最喜欢拉的曲谱和唱腔;也是我很喜欢听的一个故事。小时候时常听我父亲讲起,那是夏天的夜晚,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村庄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学会了拉二胡,我家还有把自制的二胡。那样的夜晚在悠扬的琴声中听我父亲讲故事,看星星。记得我用一首诗做了场景描述:gYS倾诉文学

  有时候,星星像一粒躺在晒谷坪的谷子gYS倾诉文学

  在梦乡,发出细微的思念声gYS倾诉文学

  竹床,薰蚊草,守着夏夜gYS倾诉文学

  父亲时常坐在我们身边讲故事gYS倾诉文学

  老屋边的池塘,滔滔不绝的蛙鸣gYS倾诉文学

  似乎它们亦想随声附和,共同赞美苍生,万物gYS倾诉文学

  一枚银月,在我想到的词语里,倾听gYS倾诉文学

  那是多么美丽的夏夜gYS倾诉文学

  哦,如今只要gYS倾诉文学

  我听到乡音,就像拾到了童年的瓷片gYS倾诉文学

  ——《夏夜是一颗很小的星星》gYS倾诉文学

  成也京胡,苦也京胡,乐也京胡。一把京胡写就了父亲人生跌宕起伏,当他拿到“帽子”摘除的那张薄纸的时候,宋先生的父亲热泪盈眶,这种喜极而泣的情感是通过一把京胡发泄的。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生活将会更美好,父亲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6年的入党申请书终归是修成了正果,时代已翻下新篇。如果不拉一曲真的有负历史,愧对人生。gYS倾诉文学

  岁月在不知不觉流逝,父亲也在慢慢变老。然而他初心不改,热爱依然,热爱京胡琴弦上跳动的京腔京韵。父亲退休后的生活仍是伴随一把京胡度过的,二胡成为了父亲一生的知音。gYS倾诉文学

  一把京胡一生爱,两根琴弦度人生。我仿佛看见了“父亲”还陶醉在琴声里如痴如醉。触景生情,一把京胡写下无穷无尽的思念。感谢宋先生的好文章,感谢天下的父亲!在中国的父亲节,谨以这样的解读谢恩父亲,寄托我小小的思念!祝愿天下的父亲一切安好!gYS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