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强:我的良师益友

时间: 2024-02-25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我的同学发给我《神州文艺》“我的老师”主题有奖征文活动启事,让我这个龙里中学“文革”之后的第一届文科班的班长写一篇回忆老师往事的文章,于是构思作文,以此文纪念我的良师益友。iju倾诉文学

  我的高中学生学习生活是在1977—1979年,当时龙里中学的高中教师们让我感动的地方实在太多,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催我奋发,催我自新。自从我遇见他们,我便觉得,我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他们是那海上的灯塔。有了他们,我的天空更晴朗,我的梦幻更美丽,从此我不会再迷失方向。他们不因美丽而可爱,而是因可爱而美丽。他们不仅是我的良师,还是益友。iju倾诉文学

  记得那是1977年,这一年正是“文革”之后,开始实行高考的第一年,许多有志青年投入到学习知识的海洋,校园内勤奋学习蔚然成风。我班的数学老师朱宗清,上海人,高高的个子,身体微胖,显得格外强健,尤其是他的眼睛炯炯有神。他为了让我们的数学成绩能很快地提高上去,不仅在课堂上耐心讲解,而且经常用自习课给学生补课,并且带领学生在清晨4、5点钟到新华书店排队抢购《数理化辅导丛书》,有的学生没有购到书,朱宗清老师急了,于是经常熬夜刻钢板,油印资料免费发给同学们。他还经常与同学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课堂下,他是学生的真挚朋友。“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教师应该称为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与春蚕作比。朱宗清老师正是这一精神的真实写照,从他身上彰显了龙中人的特质。iju倾诉文学

  我的脑海中印象深刻的另一位老师是陈延河,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中等个子,戴着一付眼镜,走路时迈着坚定的步伐,从他的眼睛里常常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他是一个认真而又和蔼可亲的好老师。陈老师默默地在教育岗位上耕耘,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他的学生。在教学中,陈老师知道我们的作文水平差,就专门找时间辅导我们作文。他说:“为文如造屋。”建一幢房子,首先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幢房子?造一幢什么样式的房子?用什么样的材料和什么样的工艺来建造和装修这幢房子?写一篇文章,首先也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来写这篇文章?这三个问题就涉及文章的三大要素:主旨、思路、语言。陈老师十分强调文章的章法。通过他的专心辅导,同学们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全班同学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陈老师课堂上经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日,课上,我在仓促中被叫起来回答老师所问,慌忙之中教参书总也翻不到问题所在,老师面有不悦之色,众人皆为我捏了把汗。须臾,老师沉下脸,大声斥道:“不会?还用翻教参,问老师,我就是活教参﹗”原本等着一顿冰雹的我们,不约而同地瞪大眼,紧接着,哄堂大笑,天哪,等了半天,紧张了半天却原来是这句﹗又一次讲解《孔雀东南飞》,等讲完刘兄逼婚一段后,老师忽然放下课本,众人以为重点又至矣,纷纷提笔,不想老师撇了撇嘴,以劝慰的口气说“咱们班女同学多,可要记住了,女孩子还是跟妈亲,有亲哥哥也不行,你看刘兰芝她哥……”提笔欲写的人个个目瞪口呆。陈老师上课总是这样的幽默和诙谐。陈老师不仅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也体贴入微,如同自己的子女般疼爱。依稀记得我他第一次见面,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上课铃响了,他手中拿着高一上册的语文书,迈着微微跳跃的步子来到教室。他一直面带微笑。就在这天,我与他相遇在此。那时的我十分孤独,刚来到这个班,人生地不熟,我不太和周围的人说话。大家都在仔细读书,而此时,我的胃疼得十分厉害,我忍受不了了,只好趴在桌子上休息,用书掩护着。可他还是注意到了我,用他那双十分温暖的手抚摸着我。我惊呆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他。他小声地问我咋个了。我很害怕,颤抖而又小声地回答他:“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趴在桌子上休息不读书,我的胃疼的犹如针扎一样厉害。”话音刚落,他的手再一次抚摸着我的头,俯下身子,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原来是这样,那你好好的休息吧﹗”说完,他走向讲台,领着全班同学读书。我感觉到了他的目光时不时都在观察着我,那一节课,我趴在桌子上一直凝视着他。下课后他又赶紧送我去医务室。从那以后,我对他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又亲近的感觉。两年中,我一直被他的纯洁与善良深深吸引。现在此事已过四十多年,但在我们师生之间的书信往来中,提及此事,不禁感慨万千。在这里我要对我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iju倾诉文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高中时期的老师们,就是这样,他们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榜样。“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龙里中学的老师们将这一口号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他们经常挑灯夜读,夜以继日地学习,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满天红霞照桑榆,先生无愧贤者;一江春水育桃李,后世长念高风。”诸如像裴汉刚、唐人伟、霍乾坤、糜崇植、董德桓、陈延河、吴登俊、熊家盛、陈国柱等等老师不仅是教学业务上的标兵,而且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他们严谨笃学、淡泊名利、以身作则、处处起示范带头作用。其中陈延河老师还考入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之后成为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登俊老师考入贵州省社科院的研究生。还有其他老师考入其它的大学深造,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的言行为龙里中学的莘莘学子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最好诠释。春华秋实,正是这一批老教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结下了累累硕果,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爱戴。他们培养出的学生有的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有的成为留学生和研究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龙里中学也被授予贵州省重点中学,为龙里县的人民赢得了良好的声誉。iju倾诉文学

  我的良师益友们,他们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他们多年在教育战线上辛勤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们可算为人类的孝友之子,他们是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他们是这个地域的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杰、自适的人。跨越历史时空,回首往事,许多事犹如在昨天一般,而正是点滴的小事,汇成了生活的长河,只可惜无法将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所有趣事以及我们师生间的挚情一一在笔下娓娓道来,只想借一首小诗,献给我的良师益友。iju倾诉文学

  不是白银,远比白银更纯;iju倾诉文学

  不是黄金,远比黄金更足珍贵。iju倾诉文学

  老师的心,至纯至珍。iju倾诉文学

  是甘露,滋润片片幼林,iju倾诉文学

  是清泉,无私的供人吮吸。iju倾诉文学

  是朝阳,映照智慧的心灵,iju倾诉文学

  智慧的光芒,知识的结晶,iju倾诉文学

  宽阔的情怀,火样的热情。iju倾诉文学

  ——给我的良师益友iju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