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媚:蝉声绵绵

时间: 2024-02-25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我们这条街的夏天是蝉声叫来的。cr8倾诉文学

  比蝉声叫得更响,叫得更欢的还有一种昆虫,声音尖尖的,也是绵绵的,“蚰——”地叫出声时,声音能拖出几丈长。感觉它的憋气功夫和耐高温能力远比蝉要强,不到中午高温天气,它是不会轻易叫的,我们乡间人为它取名为叫叫蚰,它的书面学名不知道叫什么。cr8倾诉文学

  中午闭目养神时对树上的叫声做过比较。一只蝉嘶叫累了,歇下来休息,另一只蝉适时地接着嘶叫,把暑气绵延着续上,唯恐有所中断。等第二只蝉嘶叫累了歇息时,“蚰——”,叫叫蚰出场了!用它那高分贝有点刺耳的高音,也是适时地接力棒似地叫起,它叫得更起劲,用力压群雄的气力竞赛般一口气叫出十多分钟,比前面那两只蝉加起来叫的时间还要长。cr8倾诉文学

  叫叫蚰是否也是蝉的家族呢?凭着它们叫暑散热的共同特点去分析,可能是的。即使不是,它们能对叫声迅速无缝衔接,这也是一种高规格的和谐。从乐理上讲它们是一个乐队的。嘶叫符合音乐里的协奏章法,比我们人类要聪明,人类这种既竞争又协作的奏法,需要在乐队指挥的指挥棒下进行。而这些昆虫无师自通,与生俱来。cr8倾诉文学

  叫叫蚰,一直以来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踪,而蝉是常见的。cr8倾诉文学

  乡村里除了蜻蜓和蚂蚱是孩子们喜欢捕捉的昆虫,还有就是捕憨厚老实的蝉。这种常捕常欢的昆虫,在乡村孩子们的童年时光里,印象是非常深刻的。cr8倾诉文学

  小时候喜欢跟在几个小伙伴后面当跑腿员,目睹过捕蝉的多种方法。有蜘蛛网粘蝉、头发丝扣蝉、楝树油粘蝉,还有用面筋粘蝉法。也不知道那时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是从哪里得来的。cr8倾诉文学

  忆起一个面筋粘蝉法。cr8倾诉文学

  中午小伙伴们都讨厌午睡,悄悄从家里溜出来,几个人聚到大槐树的荫凉下,对着树上嚷嚷叫的蝉,决定捕下来玩耍。大家进行了分工,一个伙伴从家里偷抓一把面粉,另一个从家里舀一洗脸盆水过来。面粉在手心里揉成乒乓球大小的面团,放进洗脸盆里不断搓捏、清洗。大概搓捏几十次的样子,拿上来扯一扯,能扯出丝,又要有筋骨,等扯不断时,面筋就算做成了。把面筋表面的水分揩干,另有小伙伴从家里扛来长竹竿,把面筋缠在竹竿顶端,如果没有足够长的竹竿,也不要紧,再找一根或两根细一点的绑在竹竿顶端,直至长度能够着蝉。cr8倾诉文学

  万事俱备了,几个伙伴合力抬着长竹竿,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蝉声嘶叫的大树下,屏住呼吸,众多眼睛一齐朝着蝉叫的地方瞅去,很快就发现了蝉的藏身处。大家相视一笑,会心地明确了目标位置。轻手轻脚地将长竹竿悄悄伸到蝉的附近。稍精明的蝉发现附近有动静,也不急着飞走,而是往后退着爬几步,躲着眼前的不明物。大热的天,它也懒得挪动自己的身体,它认定了此处是它的风水宝地。cr8倾诉文学

  汗水悄悄洇湿了每个人的小衣服,头发上亮晶晶的汗珠子,兵分几路,豆子一样骨碌碌地往下滚。一条顺着脑门经过两腮到达下巴挂着,所经路线滚出了汗沟子。另有一路汗珠子从额头经眉毛准备往下滚,不等滚到眼睛边,被一只脏手迅速抹去,花猫脸出来了。大伙根本顾不了这些,一心对着爬动着的蝉。毅力和耐心是一种考验,就像战火中被火烧着的邱少云,我们为了完成捕蝉,必须像英雄邱少云那样咬牙忍着。cr8倾诉文学

  蝉终于停住,面筋已经对准翅膀,嘿!大伙一使劲,就那么一按,捕蝉就算成功了。面筋一旦粘上蝉的翅膀,再精致的翅膀瞬间等于作废,纵使嘶叫反抗,也是徒劳,逃跑机率为零,剩下只能束手就擒。cr8倾诉文学

  有时也会捕到不会叫的哑巴蝉,但凡是不叫的蝉,小伙伴们觉得捕到了哑巴,很是可怜,又不好玩,会立即放了它,继续捕下一只。cr8倾诉文学

  蝉声要穿过整个一个暑假,一直绵延到秋天。只有雨天才是它们的休息天。雨下得小尚能让它们生存,若遇暴风骤雨那就是它们的劫难日。夏天里暴风骤雨时有发生,一场大风大雨过后,能在树下捡到蝉,而那时它们已经死了。cr8倾诉文学

  它们蓬勃的骄傲的生命力是在晴天完成的,所以它们歌唱晴天,把快乐和抒情都给在了晴天。cr8倾诉文学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