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浅海遭虾戏——再论才华与命运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龙游浅海遭虾戏

  ——再论才华与命运

  赖 建 青

  “沧海一粟”出自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笔者认为用来形容人在自然界的渺小非常合适。

  人在自然界确实是渺小的,但是却是所有动物中唯一有思想有智慧的高级动物;人虽然渺小,然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努力去改变的。

  之前,笔者曾在一篇拙文中指出,人可以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但这个观点没有说完整,因为人即使提升了自己,可如果没有能让自己充分发挥能力展示才华的位置,哪怕你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施展,只能是“抚凌云而自惜”,所以最重要的关键是必须有一个适合你的位置。

  纵观古往今来五千年的历史,有多少有抱负有才华的人由于没有得到合适的岗位,“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只能抱憾终生。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发出由衷的感叹: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古代商周时期的姜子牙,早期事纣王后辞官,年近七旬还在渭水垂钓,后来若不是文王请他出山,恐怕就在渭水之滨作一辈子钓翁了。

  还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如若不是刘备经人举荐去草庐相请,他就只能是每天“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了。

  ……

  现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毛主席,他曾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当年如果不是周恩来左右斡旋,协调组织并力推,遵义会议就不会召开,自己也就不可能登上最高军事指挥的岗位,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有可能要改写了……

  还有陈景润,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的一所初中当数学老师。因为陈景润生性内向,不善表达,所以被学校辞退。幸运的是他之后被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安排到学校图书馆,让他安心搞数学研究,才有了后来闻名世界的数学大师。

  试想,如果不是王亚南校长慧眼识英,悉心安排,还有人能解答哥德巴赫猜想吗?

  ……

  为什么许多人一生勤学刻苦,却只能终生抱憾?

  为什么有些人耍心眼靠钻营却能如意称心?

  诚然,绝大多数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只能是做好本职工作,能够作出特殊贡献特别杰出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极其少有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被现代科学难以接受的敏感话题,也就是人类五千年来说不清扯不断的命运问题:

  古语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人说命运的事是信其者有,不信者无。

  而更多人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龙游浅海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到底是不是命运的安排呢?

  恐怕是谁也无法说清楚的……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