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泉:锦绣龙河探源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对退休教师、民间艺人杨永生爱好书法,写得一手姣好的毛笔字早有耳闻,并有幸目睹过他那墨饱笔酣、方圆兼备、力透纸背的书法作品,但他为家乡人民打造了一尊”锦绣龙河“的巨幅石刻的事,还是头一回听说。带着好奇和钦佩,我们前往一探究竟。

  锦绣龙河石刻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长江一级支流,全国示范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龙河边上,地处三合街道罗山村三社鱼沱坝的灌木丛中,离龙河水面二百五十米,距丰都县城约八公里。石刻在一块坡面约六十度的巨大的石头上竖刻着”锦绣龙河“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每个字高二点五米至二点七米,宽二点二米,占地六十平方米。石刻气势宏大、线条流畅美观,采用铁堑雕刻方式,笔锋有力、酣畅浑厚、走笔龙蛇,笔势雄健洒脱,笔触筋道,具有金石之功、铁画银钩之韵味。石刻旁边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有胡仁义、谭和平、朱国林、刘继华、熊昌福、曾长江点赞的贺词。碑书”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字样,更显美丽壮观,堪称丰都文字石刻之最。

  整幅刻字气宇轩昂、飘逸大方,与巨石浑然天成,与翠绿的树木融为一体,与清澈的龙河水相依相伴。石的磅礴与字的酋劲共同成就了前所未有的宏大。那豪放的巨石、壮丽的雕刻、辉煌的景象、清风的情怀、宽广的境界造就了一幅壮美的景观。是集人的智慧、石的精灵、手的巧妙、水的灵气于一体的高度融合的艺术结晶。石雕字体刚健有力、气势恢弘,着墨巧妙、运笔独到,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令人叹为观止!

  现年六十九岁的杨永生,是一名退休教师,生长在风光秀丽、山水如画的龙河边上,自小酷爱书法。参加工作后更是苦练三冬,勤练三夏,除用废报纸练习外,还参加县教委组织的书法培训班,虚心向老师学习请教,用水笔在地上书写,电影院广场、滨江公园等地到处都能看到他勤奋好学的身影。他虚心学习、广交书友,融各方精华,博采众家之长,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尤其对行草情有独钟,他那苍劲有力的运笔,龙蛇脖跃的收尾如行云流水;匠心独运的挥毫似烟波浩荡,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功力,多次在全街道教师书法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疾风知劲草,板满识诚臣“。在杨永生众多的书法作品中,最拿手的得意之作当属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这幅宽零点八二米,长十五米的巨作光裱祯就花了近四千元。作品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峰,万里雪飘……“每句诗的间隙又用小楷毛笔书写了毛泽东诗词中的另外十六首诗词,约六百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书画艺术精品。作品自然、流畅、美观、端庄、大气,那纸上随意布陈的字体秀丽欣长、风姿翩翩、不衫不履;那一笔而落的瑞墨,字字珠肌、清新飘逸,观之若脱僵的骏马腾空而起,绝尘而去;又如蛇龙飞天,流转缥缈,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有人愿出高价收买这幅宏大的字画,他不舍。

  ”锦绣龙河“这尊巨幅石刻是杨永生于二0一九年在他的家乡、地势较为空旷的鱼沱坝利用天然崖石,历时三个月,耗资近万元,请能工巧匠雕刻而成。并用大红油漆刷在字上,更显鲜亮,光彩夺目。看着这字迹清晰、线条明快的巨幅石雕,仿佛在享受一道美味可口的艺术大餐。虽然时间久了油漆逐渐脱落,而石刻仍不失艺术魅力。杨永生早就搬到县城居住,但心里时刻想着家乡人民,当问及打造巨幅石刻的初衷时,他略带喜悦地说:”一是为风景秀美的龙河增添一处靓丽的景色,二是为家乡人民留下永恒的记念。“寥寥数语,诠释了杨永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休教师增强文化自信,坚守文化阵地,热心文艺事业,乐于民间艺术的信念。

  我们相信,随着龙河全国示范河湖的成功创建,龙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有力推进,”锦绣龙河“这颗镶嵌在风光旖旎的龙河边上的耀眼明珠,必将成为人们游玩欣赏的又一打卡地。

生活感悟

  爱情,总是令人心醉神迷,让我们陶醉在浪漫的氛围中。然而,有时候即便有浪漫的开端,最终却只能换来荼蘼的美丽,短暂而苦涩的结局。  无论你多么理智,一旦陷入爱情,就会变成糊涂的傻瓜。在爱情的世界里,你...[阅读全文]

1、静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2、平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3、忍面对不公,别...[阅读全文]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