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涌:日日经过赤阑桥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看到友人买超在豆瓣上写的《姜夔的伤心地》,忽然想起日日经过的赤阑桥。

  赤阑桥是桐城路上一座普通的石桥,历史久远。据考证,赤阑桥原为合肥城南月潭庵附近升仙桥与聚贤桥之间的小木桥,后历经世事变迁而消失,今天所见的乃是合肥市政府于2002年立碑重建的桥。

  宋代词人姜夔寄居合肥时,主要生活地就在赤阑桥附近。旧时合肥,赤阑桥畔多种柳树,春风拂柳,自是一道“伤心桥下风波绿”的景致。

  姜夔是与合肥结缘最深的文人之一。他一身布衣,四处漂泊,寄食于人,孤高耿介中自有一番清苦相伴。在姜夔存世的80余首诗词中,有20多首与合肥有关。他先后五次来往合肥,每次都留有作品感怀寄兴。虽然不是合肥人,但合肥却占据着姜夔人生旅程中重要位置,一如黄州之于苏轼。

  赤阑桥是姜夔美好爱情的见证。姜夔在这里遇见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爱上了一对姊妹花歌妓,一个善弹琵琶,一个擅长古筝。只不过,这段露水爱情终究无果。

  离开合肥后,姜夔仍然对此念念不忘,多次写到她们,且用语多隐晦,令人琢磨不透——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合肥真是姜白石的伤心地……遇到两姐妹时,应该二十六七岁上下,他四十三岁的词中,还念着这两位姐妹,”“人间别久,悲欢依旧”买超在他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1191年秋天,是姜夔最后一次离开合肥。回想起在赤阑桥边生活的种种,他写道:“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点绛唇》)字里行间都透着对逝去美好生活的眷恋,又带着些许的寒意,似乎昭示着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今天的赤阑桥早不复当年模样,但环城河边绿树成荫,生意盎然。日日经过这里,总令人想起姜夔的闲情逸致。

生活感悟

  夜幕还没拉开,星星还眨着眼睛。道路抖掉昨天的灰尘和疲倦,伸直了迎接新挑战的顽强意志。环卫工汗流浃背,已经扮靓了城市。  今天6月7日,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交警在考生们还没出门之前,已经精神抖擞地上岗...[阅读全文]

人生来世上,做人确实难。穷了人笑话,富了人眼馋。正直人说傻,能了人说奸。穿好人说骚,穿破说寒酸。你要吃的好,人说你嘴馋。你要吃的省,人说你没钱。干少说你懒,干多说你憨。话少说你傲,话多说疯癫。 要是管点...[阅读全文]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