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包南乳花生(小说)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周六快下班的时候,我正在沙发上看着报表,突然觉得办公室门口斜射过一个身影,飘过缕缕淡香,“一定是黄总来了,” 黄总是公司主管投资的老板娘,在我入职前就听说她的学识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她是90年代初的大学生,父亲是教师,姐姐和弟弟事业上都有些成就,算是书香门弟,早年黄总在政府工作过17年,因而注重细节礼仪,性格直率犀利。

  我迅速清理茶几,刚摆正坐姿,就见到一头短发身着运动装的黄总打着招呼径直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我台面上的核桃、炒花生米,杏干之类特产,“郭总,快半个月不见了,又有什么好吃的了?”黄总的广东普通话是降调,问候音听起来总像是祈使句,我赶快站了起来,手里攥着几张纸,红着脸解释道:“上班时间也不怎么吃,我只是为了少抽烟,您请进。”随手把茶具摆好冲上,请黄总坐在主位。

  黄总客气的道了声谢,旋即手把茶盏直入主题谈起了上月投资分析的事,似乎茶水太烫了,她下意识地放下茶杯搓了搓手,打开茶台上的食品袋,倒出一把炒花生放了几颗到口中品尝着说,“郭总怎么像个女孩子,零食品种很多呀,怪不得大家爱往你这儿跑!”

  我傻傻的笑着不语,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只是静静的听着点头。蓦地,黄总停了一下,认真的看了一眼食品袋问道:“这是什么花生,这味道?”我吓了一跳惊奇的问:“怎么,不好吃吗,还是变质了?这是前两天朋友从山西寄来的五香花生。”

  黄总若有所思,皱着双眉,反复的看了花生好久,又抓了几粒道:“不错,这才像小时候南乳花生的味道,太谢谢你了!”

  我顿时蒙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不解地盯着她。黄总看出了我的窘态,不自然的呷了口茶镇定了一下,抽出纸巾轻试着茶几,“我给你讲个我小时候的事吧。”

  她手指了下门口,我会意地站起关上了门,把茶壶续上水听她娓娓道来:“上小学的时候,我住在盐布镇永平村,老爸当老师,要供养祖父祖母和三个孩子读书。妈妈在家种地,她每天很早出来到镇上卖菜,中午回家给孩子煮饭,家里虽然穷但孩子花在读书上的钱却从不节省。等我上了四年级的时候,姐姐已读高三,家里经济上更拮据了,吃的基本是都卖不掉的菜。我很瘦小,所以妈妈很疼爱我,星期天去菜市场卖菜总是带着我。妈妈担着菜要走五里路,每次卖完菜总是坐公交回家,菜市场附近公交站后面有个铁皮房子的书亭,妈妈总是给我三毛钱让我去卖买一包南乳花生,让我边玩边吃。那时的花生粒粒饱满,脆脆香香的,等我把炒花生吃完了,也差不多收工了。和妈妈去卖菜的次数多了,我慢慢的发现妈妈只是带我出来卖完菜才肯坐1毛钱的公交车,平时都是走一个多钟回家,每次给我买的南乳花生她只舍得尝几粒。一眨眼半年过去了,下学期我就要到30里外的九江中学读书了,姐姐也考上了大学。为了三个孩子的学费,爸爸晚上常常的当家教,妈妈又包了几分地挑肥种菜。还差一星期就开学了,却一连几天下雨,妈妈又带着我去菜市场,今天人少,快中午了菜还没卖完,我打着伞心里一直念叨着‘阿叔阿婶快来买菜呀’,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路过的客人。妈妈为我拧干了淋湿的袖口,心疼的从钱盒里拿出了皱皱的三毛钱塞给我:‘乖女,去买包花生吃吧!’我摇了摇头,顺手从口袋中掏出半袋已淋湿的炒花生塞到妈妈手里,那是前两天省下来的,妈妈接住了,我不敢看妈妈的眼睛,我知道那一刻妈妈一定是含着泪,她知道女儿已长大了!”

  讲到这里,黄总停顿了一下,“后来呢?”我急着追问,黄总有些哽咽道:“后来我上了中学、高中,一直住校,再后来读大学又工作,家里已都搬迁几次,都快忘了南乳花生的事了”。这天我们聊了好久生活中的趣事,临走时她拿了包炒花生说是回家送给妈妈。黄总一直以来冷漠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在我心中开始淡化了。

  这几年城市化进程很快,我们投资项目的评审也越来越多,有一次我去黄岐镇办事还专门去看了黄总提到的那个永平村公交站,周围道路水泥沥清翻露在外面,水坑好多,路边墙上写了个“拆”字,已不见那个书亭,感觉是要改造的样子。我也计算过类似的投资预算基本上都没什么效益可言,毕竟市政配套是公益性,赚不到什么钱的。我还想着有机会和黄总谈一下我的见闻呢,但却又总是忘记。

  再过一周就要开年终总结会了,会上要宣布第二年的投资计划,黄总又让我把《永平村的道路及公交站改造的投资分析》发给她,这个项目的各项回报率数据已被她已质疑过几次了,但我自认为凭多年的专业经历足以证明方案是不可行的。不出所料,尽管公司里黄总是股东又是高管,但经董事会表决仍然没有通过这项改造计划,我的心总算放下了。

  春节放假回来和朋友聚餐,有位住在黄岐镇经常上班不准时的同事和我说,他迟到的原因是常走的那条路已经封住挖断了,必须绕好大一个弯儿,我很纳闷,难道是我的计算错了,这个项目回报率这么低谁肯出资呢?

  于是我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了村里打听,朋友打电话告知我说投资方是村集体合作社和一位女企业家个人股东,由于村里没钱项目造价过低,这个项目几次差点流标,后来是女企业家不断增加股份投入才得以立项,还听说企业家的父亲是在村里教过书的一位退休教师。接完电话我大脑中一片空白,没有勇气再去刨根问底,只是默默的冲了一杯红茶嚼着一粒粒南乳花生,看着那份投资报告发呆!

微小说

  遍地菊花开放的时候,那清雅卓然的身影忽然觉得那样的感动,忘记了遣词造句的去追逐那文艺而优雅的气质,只是觉得菊花之绚烂的那样的安静而热烈,菊花的香味扑鼻而来,错过了太慢太多的风景,在一起瞬间有了似曾...[阅读全文]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宁绪爱起写字了。  以前并不这样,竹影深重,她在窗前一写便是半日,由着小女儿在院子里疯玩,冬已过半,还有红红的落花逐水,女儿爱趴在石头上看穿过院子的一缕清流,说那落花,是红色的...[阅读全文]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