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绪物语:“半糖夫妻”

时间: 2024-02-24    阅读: 0 次    来源:倾诉文学
作者: 倾诉文学

  

一天晚上,妻问我:“什么是半塘夫妻?”我有点纳闷,心里想:“有这个词吗?”随后,我查实了一下,半糖夫妻:指同城分居的婚姻方式,即夫妻二人在工作日独自生活,周末共同生活。

具体来讲,即就是两个宣称要携手走过风雨无论生老病死永不离弃的男女,据称是为了保持婚姻活力,同城却刻意两处分居,缘由有二,担心腻在一起会热情消耗殆尽,又或是夫妻个性相反不愿在平淡中互相折磨。因为生活不再是热恋中的美酒与咖啡,而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王子的缺点也开始暴露无疑,公主在家也变得唠叨,让人难以忍受,王子和公主不愿意延续这样的俗气日子,于是,当起了“半糖”。于是出现了周末走鹊桥的“半糖夫妻”。

我思索良久,半糖夫妻,它的某些内涵用在我们教师群体中不也恰如其分吗?是吗?不是吗

教师中的“半塘”,应该限定为有任何一方是教师,或两者都是教师,有很多因工作,地域的缘由,不得不身处它地,如:山区的老师,家就是在山脚下,一方想回去,另一方去很远,有的两人虽近但也相距十几公里,再有的夫妻双方一个渭河以南,一个渭河以北······尽管很多都在同一县城---临潼境内。我大体将之分为以下几种:

一:5+2=蜜糖---是一种如隔三秋的甜蜜

这样的半塘夫妻,不是刻意同城分居,而是工作所“迫”,但效果良好,的确起到了保持婚姻新鲜的作用,因为从身边的人可以看出,一到星期五下午,急匆匆地领包回家,想回到家的港湾。这也符合5+2的工作生活方式,五天工作日独自生活,周末两天共筑爱巢,夫妻双方在爱的港湾里享受生活,重觅爱意绵绵。就像两罐密倒进了同一个浪漫小屋,满是浓浓的甜蜜。

二:5+2=1+1的浓缩=棒棒糖----是依依不舍的思念

这种生活方式我是无法尝试的,因为妻与我在一起工作生活,但有时因工作我在学校,她在家还挺想她的,突然思绪中浮想两句话来:“距离产生美”、“相见不如怀念”,这种方式又好像适合同城又较近地的同行,一天在校,下午下班回家,目的地是老婆的处所,我发现若双方都是教师,那么这种情况之下,肯定的丈夫会妻子处,这也是妻的魅力所在。这即是将一周的5+2浓缩为:一白天=五天,一晚上=周末的两天。体味短暂的难以割舍的爱。就像吃完了一根阿尔卑斯棒棒糖,浓香未尽,但要再品味需要重拿一根方可。

三:5+2=7=块糖-----是一种腻而带甜的滋味

我听妻讲,她们渭河以北,渭河以北,如:北田那一块将“块精”称作“糖糖”,糖精,我们都知道是最古老的甜味剂。糖精于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接受。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风味差,有后苦,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隐约感到糖精的这种特性非常适合在一起生活的夫妻双方,甜腻了,后味有点苦,终会让人想起那句话:“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里的人却想出来”。

四:5+2=0=棉花糖----是伴有美酒与咖啡的热恋

这样的半塘是即将经历人生的一件大事,热恋中的男女有任何一方是教师或双方是教师,他们在未携手走过风雨无论生老病死之前,在伦理上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工作,但在美酒与咖啡中,他们正在为人生的目标做着不屑的努力,是心的贴近,灵的交融,就像那七彩的棉花糖一样美,但最终这样的美要被无形的双手揉成“现实”。由棉花糖变成蜜糖、棒棒糖、或块糖。也终会进了围城去体味人生百态。

不论这“半塘”是担心腻在一起会热情消耗殆尽,又或是夫妻个性相反不愿在平淡中互相折磨。教师群中的半塘的“刻意”分开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虽然爱不是每天相依为命,但对爱坚持半糖主义,会让我们觉得爱情有意犹未尽之感,若有似无的甜, 才不会觉得腻。

琢磨着“半糖”滋味,感觉有点甜,但又不腻。“半糖夫妻”则是始终处在稍微拉长点距离就会思念对方的位置。如何把握“半糖”的浓度才是关键,一不留神,“半糖”可能会变成无糖。所以,“距离产生美,但距离拉大了美就没了。”对于半塘主义。我不敢说坚持什么,各人品得其滋味。

愿天下夫妻甜蜜一生,幸福一生,恩爱一生。

0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倾诉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